“新时代·新家风·新家教”家庭教育学术论坛 在我校举行

发布者:教育学院发布时间:2024-07-10浏览次数:496

         78日上午,“新时代·新家风·新家教”家庭教育学术论坛在我校顺利举行。江苏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崔景贵,江苏理工学院党委常委、副校长俞亚萍,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Helen Elizabeth Haste,教育学院院长李德方,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张长英,教育学院副院长俞冰,以及教育学院师生代表等参加会议。

大会邀请了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Helen Elizabeth Haste做主旨报告,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、博导童星,常州市教科院附属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袁鹏飞为大家作专题报告。

Helen Elizabeth Haste在《FUTURES: THE THREATS OF UNCERTAINTY, THE SEDUCTION OF CERTAINTY》(《未来:不确定性的挑战,确定性的诱惑》)报告中指出 “变革”的含义,变革并非总是线性或渐进的而往往是“断裂”的,未来并不是“一成不变的”,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,例如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,往往会扰乱我们对未来的规划和打破对未来的确定性。我们会因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感到焦虑不安。只有理解变革,才能有效地预测并提出解决方案。我们应当预期一个充满“根本不确定性”的未来,并为此做好准备。在教育年轻人应对不确定未来的问题上,需要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、辩论技能、处理模糊和多样性能力、批判性技能、主动性和责任感以及有效管理情感的能力。并持有开放的态度,鼓励年轻人去想象不可能的事情,而不是可能的事情;提出“愚蠢”的问题,而不仅仅是显而易见的问题;考虑非常规的新奇事物,而不仅仅是一层不变的平凡事物。

童星在《家长主义浪潮下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困境与应对》报告中点明了家长主义的缘起、发展、本土成因,并指出家长主义将引发或加重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困境:第一,家长的绩效主义导向加剧了教育的同质化,导致协同育人目标的偏差;第二,家长的强势介入会导致家校冲突,出现相互推诿和指责现象;第三,家长参与能力存在差异,部分弱势阶层成为协同育人中“沉默的旁观者”。因此,政府需要更加主动积极地应对家长主义的挑战,大力推动协同育人政策体系的执行,推动学校回归育人主阵地;加快构建家庭教育指导公共服务体系,助推各阶层家长提高科学参与能力;加强协同育人的组织建设,建立起完善的激励和纠错机制。

袁鹏飞在《让父母成为父母 用生命影响生命》报告中以案例的形式,展示了家庭亲子矛盾现状,指出不同年龄段,尤其是初中生的学习问题、沉迷游戏等不良行为实际上是生活中诸如家庭规则、亲子关系模式、养育方式等在学习中的反应,并结合三年的《智慧父母》课程授课经验,围绕“让父母成为父母”的目标,结合“心理学基本知识、青春期身心常识、沟通、情绪、亲密关系、学业发展、自我成长”等不同专题,倡导家长自我觉察、自我修炼、自我改变、自我关爱、自我和解,最终“用生命影响生命”。

本次论坛为专家学者、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家庭教育理念、方法及最新研究成果的机会,通过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,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,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,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,弘扬家庭美德,构建积极、文明、和睦的家庭关系,引领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共同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。


(图/蒋相杰,文/何静雅,审核/李德方)